当短视频镜头对准交城山水,当直播流量涌入磁窑村的陶瓷工坊,当庞泉沟的云海通过手机屏幕惊艳全国 ——2025 年交城县电商创业大赛用 "小屏幕" 撬动了 "大产业"。这场以 "云端赋能新交城、数字引擎创未来" 为主题的赛事,于 7 月 29日在交城县卦山宾馆圆满收官,30 支参赛队伍历经30余天的创意比拼,交出了一份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亮眼答卷。
赛事亮点:从创意比拼到产业蝶变
本次大赛由交城县工信和科技局主办,交城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与山西山里山外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联合承办,以 "短视频 + 电商" 为核心载体,构建了 "培训 - 参赛 - 孵化" 的全链条培育模式。
7 月 8 日的开幕式上,交城县工信和科技局局长侯宝明明确指出:"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比赛,而是交城从 ' 传统驱动 ' 迈向 ' 数字驱动 ' 的里程碑。" 启动仪式现场,阿里巴巴创新中心品牌运营总监赵伟、山西振农兴农职业技能培训学院讲师刘浩等电商领域专家的分享,为参赛者注入了实战信心。
比赛期间,30 支队伍聚焦县域特色,创作了一批极具感染力的作品:有镜头记录核桃从开花到采摘的全流程,让 "交城薄皮核桃" 的地理标志深入人心;有以 vlog 形式展现庞泉沟的四季风光;更有非遗传承人通过短视频揭秘磁窑村陶瓷的千年工艺,让传统手作订单量翻番。这些作品在抖音、快手平台累计获得超百万次曝光,形成了 "人人拍交城、处处是网红" 的县域传播热潮。
公平竞技:专业评审守护赛事初心
为确保赛事公平公正,组委会组建了由 5 位专家构成的评审团,涵盖电商运营、内容创作、本地文化研究等领域。评审严格遵循 "两阶段、双维度" 原则:初评聚焦主题契合度、创意表现力等基础指标,终评结合播放量、完播率等实时数据及电商转化潜力综合评分。
"1w 播放量 = 1 分,1 个点赞 = 0.1 分,1% 完播率 = 1 分"—— 清晰可量化的评分标准,配合全程录音录像的 "异议复核机制",让每一份成绩都经得起检验。正如评委代表曾虎在开幕式上承诺:"我们将以专业眼光发掘真正能带动产业发展的好作品,让才华与努力不被辜负。"
成果落地:从赛场到市场的价值延伸
闭幕式上,掌声雷动参赛学员获得 5000 元奖金及孵化扶持礼包。二等奖、三等奖作品也分别聚焦农特产品推广与文旅体验,展现了县域资源的多元价值。正如大赛组委会在闭幕式上强调:"今天的获奖名单,就是明天交城电商的 ' 主力军 ' 名单。"
数字未来:小视频里的乡村振兴蓝图
通过短视频打通 "田间到餐桌" 通道,到卦山、庞泉沟借助内容传播成为 "网红打卡地",本次大赛探索出了 "短视频引流 — 电商转化 — 产业增效" 的乡村振兴新路径。交城县工信和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以大赛为起点,持续整合供应链、流量、资本等资源,让数字经济成为县域发展的 ' 新引擎 '。"
如今,交城的电商故事仍在继续:获奖选手的账号持续更新县域内容,供应链企业与农户的合作稳步推进,更多村民拿起手机成为家乡的 "代言人"。这场大赛证明,当数字技术遇上乡土智慧,必将碰撞出乡村振兴的璀璨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