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焦、冶、电四大传统产业占据全省工业增加值的八成以上,然而随着煤炭产业的不景气,导致这个煤炭大省的经济和能源结构遇到了瓶颈,在山西省政府的指导下,企业纷纷开始寻求转型。近日,西安传统煤企晋能集团旗下的光伏组件制造企业晋能科技,借力政府的“一带一路”战略,走出了能源新路径。
今年年初,山西省长李小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提出,山西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矛盾仍然突出,发展规模不大,经济结构不优,质量效益不高,特别是“一煤独大”没有改变。目前,山西煤炭产业供过于求、价格下跌、效益锐减,影响到地区生产总值等总量指标和财政收入等效益指标。
截止至今年上半年,山西省属五大煤炭集团中已有4家资产负债率超过80%。针对这一情况,政府重点对“煤炭革命”和能源产业的结构优化升级提出了构想。例如,提出清洁煤炭消费、下放涉煤行政审批、推进煤炭资源市场化配置等具体方式,同时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成为了山西加快转型的新方向。
在能源的结构转变方面,晋能集团率先开始尝试转型,借助“一带一路”、“能源领跑者”等国家战略和政策,已开始逐步成功寻求到新的业务增长点,走出了一条新的路径。
晋能集团是山西省国资委下属以煤炭生产、电力、新能源等产业为一体的现代综合能源集团。在《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位列第382位。目前,该集团大力发展以光伏、风力为主的新能源电厂,并开展新能源制造业务。预计到2015年年底,集团的新能源装机容量有望达到150万千瓦,占集团全部发电装机的10%。
光伏制造产业的成功转型,与政府的关注和集团内部的改革密不可分。晋能科技总经理杨立友表示:“在集团内部,我们被定义为一个改革试点,就和自贸区道理一样,存在不同的机制。整个山西经济在下滑,所以从新的省委书记到省委班子,都把重整山西经济和政治生态放在首要地位。晋能作为山西最大的国有企业,十分具有代表性。在煤炭不景气的背景下,怎么转型是一个大课题。晋能科技就是这个大课题里很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故事。”
晋能科技以构建全球前5%最具技术成本竞争力的产能为目标,致力于成为光伏高端制造型服务业的领跑者。目前,该公司已实现500MW太阳能电池及600MW太阳能组件的生产能力。在产品效率方面,其采用二次印刷工艺的高效多晶太阳能电池量产平均效率达到18.45%,量产高效多晶组件输出功率实现270W,组件效率达到能源局“领跑者”计划16.5%的标准。
近日,该公司以其优质的光伏产品再次领跑业内同类企业,成功中标“一带一路”重点开局工程,向中兴能源位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的900MW光伏地面电站一期项目供应50MW组件。所有组件预计今年第四季度交付完成。
业内人士表示,中标“一带一路”重点开局光伏项目意味着这家山西传统煤炭企业的新能源转型战略又取得标志性进展,为其光伏制造公司未来的国际化战略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当前,全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而新形势下转型发展是山西破解发展的难题,向非资源依赖型经济转型是一条很好的出路,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晋能科技总经理杨立友认为:“在国家战略的大背景和山西政府经济转型的指导政策下,我们凭借优质的新能源产品走出了国门,这对我们来说又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未来,我们将进一步贯彻并落实山西能源产业结构优化政策,并且我们有信心引领山西企业加快新能源等环保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推动山西循环经济发展。”
关于晋能集团
晋能集团是由山西省国资委和11个市国资委出资,在原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与山西国际电力集团有限公司的基础上合并重组正式成立,以煤炭生产、电力、新能源、贸易物流、多元等产业为一体的现代综合能源集团。
2014年,集团实现主要营业收入1928.1亿元,资产总额达1987.77亿元,煤炭产量完成7031万吨,发电及售电量分别完成121.76亿千瓦时和68.4亿千瓦时,利税实现68.59亿元,利润实现6.6亿元,在省属国有企业中排名第一。集团在财富世界500强排名382位。
集团在新能源板块大力发展光伏、风力为主的新能源电厂,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清洁能源。预计到“十二五”末,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50万千瓦,占集团全部发电装机的10%。
欲知详情请访问www.jinnengjt.com
关于晋能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晋能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2月31日,隶属于晋能集团清洁能源业务板块,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光伏制造企业和清洁能源提供商。公司目前拥有年产500MW太阳能电池及600MW太阳能组件的生产基地,同时引进了由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留美博士、国内优秀光伏专业人才组成的国际一流研发、运营管理团队,通过精准的技术路线规划、优化的产能配置、高效的运营管理,已构建起能够跻身全球前5%最具技术和成本竞争力的电池、组件生产能力。
公司的目标是成为全球最有竞争力的光伏制造企业,瞄准全球量产光伏制造技术的最高水平进行设计规划,关键工艺设备选型领先全球平均水平1~2代,半数以上设备为国内首次投入规模量产;电池、组件车间全面部署自动化,用工人数压缩至同行业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欲知详情请访问www.jinergy.com